近日,上市公司延安必康制藥發布公告,宣布因為“限抗令”和環保等因素,將關停其旗下一條年產能2000噸的生產線。同時被關停的,還有其旗下一家子公司。某種程度上,這算是目前國內原料藥產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圖片來源于網絡)
“限抗令”持續發酵,藥企壓力倍增
事實上,在“限抗令”持續升級發酵以及環保高壓從未放松的大背景下,企業面臨環保技術提升的高成本和盈利額的雙重壓力,做出關停的決定并不難理解。作為傳統化工企業,生產裝置和生產工藝很難滿足日趨嚴格的環保要求,后續尚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進行整改,還不如直接關停一部分單一產品生產線,來減少投入以及環保政策壓力。
從2012年國家發布《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到2015年1月《新環保法》出臺,到2016年環境保護稅法出臺,再到2017年環保部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
以及,2018年4月1日起我國環保稅正式開征。根據《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管理規定(試行)》,原料藥制造和制藥分別被納入了水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和大氣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這些持續的種種政策,都在讓藥企生存經營的能力不斷經受考驗。
環保的監管的日益趨嚴,即提升了原料藥企業的環保支出,也迫使更多的小產能企業退出市場。業內有觀點稱,未來或將有7成中小原料藥會倒下。在這種影響下,越來越多藥企開始專注主營業務,聚焦實業做精主業的決心亦逐漸彰顯。而此次延安必康制藥的動作,也是原料藥產業的一個縮影: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實現產業升級,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向高端原料藥發展轉型。

(圖片來源于網絡)
“限抗令”等政策下,企業如何突圍
“限抗令”只是國家對醫藥產業嚴格管理的方式之一。有業內人士表示,在諸多新醫藥政策下,企業發展必須看清環境,把握趨勢。‘合規’將是企業未來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要從野蠻生長轉向全面合規,建立正確的醫藥行業產業價值觀,理性應對產業大變革。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家發改委新《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發布,醫藥行業中哪些企業被鼓勵,哪些企業面臨淘汰,已經十分清楚。這也為日后藥企的發展,提供了一定參考價值。
在《目錄》中被鼓勵的醫藥領域或將成為企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其中包含高端藥物和新型治療手段的開發與應用。具體涵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開發和生產,天然藥物開發和生產,藥物新劑型、新輔藥、兒童藥、短缺藥的開發和生產,藥物生產過程中的新技術開發與應用,基本藥物和原料藥生產技術的優化,新型藥制劑的開發與應用。

(圖片來源于網絡)
對于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將促進采用現代生物技術改造傳統生產工藝,大力促進新興藥物研發手段。具體包含重大疾病防治疫苗,抗體及基因治療等多種新型治療藥物。而這些被鼓勵的領域,都有機會成為企業的轉型升級的發展機會。
因此,在面對環保管控越趨嚴格的情況,除了要看到它對企業形成的壓力外,還要看到它的促進作用。目前,就有一些企業在環保大量投入轉型升級后,開始成為了行業內新的競爭力,如科倫藥業川寧等項目的環保問題深受詬病,但隨著在環保方面的重金投入,其正逐步成為抗生素領域新的有力競爭者。

(圖片來源于網絡)
總體來看,環保已經成為制藥行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趨勢,隨著行業格局不斷生變,監管趨嚴的背景下,提前布局環保戰略,實現綠色生產,且具備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藥企,才能夠創造更穩定的盈利,受政策的影響也更小。
白馬·匯智作為一家專業提供工程咨詢、工程設計、項目管理、項目監理、工程總承包等一體化工程建設全服務的供應商,能夠憑借多年來累積的工程設計、施工建設經驗,幫助各類企業完成并實現廠房環保升級改造、廠房規劃重建等需求。
若您有工程咨詢、設計和建設相關需求,可及時與我司取得聯系。